提及聶豹,人們所稱頌的大多是他對理學的貢獻,而對于他的為政之道,則很少涉及。聶豹(1487年—1563年),字文蔚,號雙江,江西永豐縣人,明代著名廉吏,一生剛正不阿。 聶豹的父親聶鳳是鄉(xiāng)里的塾師,為人倜儻豪氣,注重推廣教化。王陽明講學贛南,他曾敦促仲子聶豹前往師之。雖然聶豹家道中落,但他的父親仍不遺余力,支持他的學業(yè)。聶豹從小便發(fā)奮讀書,學業(yè)進展很快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聶豹中江西鄉(xiāng)試,次年考中進士,從此進入仕途。 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朝廷任命聶豹擔任華亭(今上海松江)縣令。華亭為東南巨邑,歷來難治。聶豹到任后,打算整肅吏治。己身不正,何以正人?為此他十分注重以德修身,以身作則。他對身邊的小吏、差役約法三章,要求必須廉潔,不準以公謀私;還規(guī)定衙役不能私通外界,不能和社會上行為不檢的人混在一起。他嚴禁官吏侵吞國家財產(chǎn),嚴防衙門為政不公,追還官銀一萬六千兩、米五千六百余石;同時不許豪強拖欠國家賦稅,盤剝百姓。對于貪贓枉法者,聶豹則繩之以法。由此,縣衙政風大為好轉(zhuǎn)。 聶豹出任華亭縣令期間,水旱災害接踵而至。面對如此難局,他不等不靠,一面將災情奏報朝廷,一面開倉放糧,賑濟災民。他動員全縣人民捐錢捐物,自己帶頭把積蓄捐出,在聶豹的感染下,其夫人將身上戴的金銀首飾也捐了出來。縣衙內(nèi)的大小官吏也紛紛仿效。通過募捐,聶豹籌集到一筆賑災資金,災情得以緩解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災情,他親自勘察縣情,發(fā)現(xiàn)華亭境內(nèi)西部地勢低,宜泄水排澇;東部地勢稍高,宜蓄水灌田。他訪求到水利專家,請他們設計圖紙,主持疏浚陂塘河港及修筑堤岸,以防旱排澇。由于重視解決水利問題,華亭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年年豐收,人民生活逐步好轉(zhuǎn),逃荒人員紛紛回到了故土。在華亭任職的三年,聶豹扭轉(zhuǎn)了困難的局面,積谷至十九萬余石,復業(yè)人口達到三千多戶。 華亭治績,使聶豹聲名鵲起,彰顯了其不凡的治政才能。聶豹一心為國,敢于同有權勢的人作斗爭,不久又被差往應天等地稽查馬政,后又巡按福建。嘉靖七年(1528年)春,聶豹入閩,他盡心履行自己的職責,振綱紀、察吏治、抑豪強、懲奸蠹,使貪官污吏望而生畏。前任建寧太守陳能,雖然已經(jīng)離任了,但他貪污受賄,聲名狼藉,聶豹秉公查實,照例依法辦理。陳能譎詐抵賴,想重金賄賂,聶豹嚴厲斥之。他又妄圖通過上疏朝廷自辯,見其無效,便反誣聶豹故意陷害他。聶豹毫不畏懼,上疏反駁,朝廷派人調(diào)查,核實陳能罪行后,將其罷官,閩人無不拍手稱快。巨寇鄭新盤踞漳州、泉州,為害百姓,官兵剿之數(shù)年而不克,聶豹用計擒之,地方得以安定。此外,他還建書院、興講學、勵風節(jié),用文化的力量滋養(yǎng)人心、教化育人。聶豹持法嚴正,深得群眾愛戴,人們稱之為“真御史”。當時福建人還把聶豹作為偶像,民間給小兒取名亦流行以“豹”為名,以示崇尚。 嘉靖二十年(1541年),北方游牧民族連年進犯山西,平陽百姓不得安寧。見國家有危急之事,在家守制的聶豹毅然奔赴戰(zhàn)場前線,出任平陽知府。他說:“國家有急,吾不可以不赴?!鄙先螘r,平陽府庫空虛,防隘全無,兵力嚴重缺失,戰(zhàn)事一無所備。聶豹只好四處奔波,籌措經(jīng)費,號召富戶捐銀。經(jīng)其動員,臨汾等三十七州縣民眾踴躍捐銀,共計捐得銀兩二萬二千余兩,聶豹用這筆經(jīng)費修建了郭家溝、冷泉、靈石諸處關隘,并募兵六千人,親自教練,擊退了蒙古俺答汗所部的進犯,護衛(wèi)了明朝的邊疆。 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聶豹升任兵部尚書,在職期間,他嚴禁請托,痛革夙弊,修筑關隘,以固國門。聶豹特別注重選調(diào)將士,積聚糧草,扼守要塞。他東防倭寇,北拒俺答,保衛(wèi)國家安全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十一月,聶豹逝世,時年七十七歲。(戴和杰 何劍芳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