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令胡可為也?故自萬歷庚寅,迄于崇禎甲戌,四十五年間,易令十有五。其得量擢而去者,僅兩孝廉耳。他豈盡不肖,為一州五十八縣之下流哉?肘掣于地方,而幅窘于資格,其情亦多有凄憤而不敢控者矣!雖然,以勤補缺,以慈輔嚴,以廉代匱,做一分亦是一分功業(yè),寬一分亦是一分恩惠。若夫升沉明晦則天也。余故備載姓名,俾為令者努力自強,亦冀居上者憐僻吏之清苦,而稍垂矜恤,壽令胡不可為哉!——《壽寧待志》(明·馮夢龍 著) ■譯文 壽寧的縣令又怎么可以做呢?所以,從萬歷十八年(1590年)到崇禎七年(1634年),四十五年間,縣令換了十五位。其中得到提拔升官而去的,只有兩位舉人出身的縣令而已。難道別的縣令都無能,盡是全省一州五十八縣中的末流嗎?做事受到地方勢力的掣肘,又困于自己的資格,那情狀、那處境有多么令人感到悲涼、憤慨,卻又不敢訴說呀!雖然如此,憑著勤謹來彌補缺陷,以仁慈來輔助嚴明,以廉潔來彌補地方的貧困匱乏,施一分良政也是一分功業(yè),寬待一分百姓也是一分恩惠。至于官職升降,就像天氣陰晴一樣,那是天意啊。因此,我在這里一一記載歷任縣令的姓名,使各位當縣令的都能努力自強,也希望位居上級的官吏能同情偏僻之縣為官者的清苦,稍加憐恤。壽寧的縣令又怎么不能做呢! ■解讀 本段話選自《壽寧待志·官司》。主要闡述為官一任要盡力克服困難,造福一方百姓。壽寧“險峻非常,除本縣外,別無官府往來”的特殊地理形勢,使得在這個窮困山區(qū)縣任地方官,不僅難以施展政治才華,而且還要處處受制于人。馮夢龍以自身經歷勸誡世人,即便身處“肘掣于地方而幅窘于資格”的困境,也不要自暴自棄,而要自強勵精圖治。馮夢龍的清廉、公正、愛民作風,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點贊馮夢龍不遠千里到山區(qū)為官和“才高八斗”,說他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還能“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,共產黨員應該做得比他好?,F(xiàn)階段,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,仍有不少地區(qū)沒有擺脫貧困,對于貧困落后地區(qū)的主政者而言,也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(zhàn),但事在人為,主動作為的力量是巨大的。 談到為官之道,馮夢龍說:“以勤補缺,以慈輔嚴,以廉代匱,做一分亦是一分功業(yè),寬一分亦是一分恩惠?!睘楣僖蝗危譂罏槊竦膱?zhí)政理念、與民休養(yǎng)生息的為民情懷、勤政清廉的務實本色。 “若夫升沉明晦則天也”,馮夢龍以天氣陰晴比喻為官升降自有天意,闡明居官心態(tài)的重要性。以勤補缺、以慈輔嚴、以廉代匱,為了什么?為的是造福萬千蕓蕓百姓。馮夢龍發(fā)自肺腑地向世人表白:“余雖無善政及民,而一念為民之心,惟天可鑒?!保悊⑽?葉明珠 整理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