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(fā),日本發(fā)動全面侵華戰(zhàn)爭。面對國土淪喪,無數(shù)川軍將士、有志青年懷著“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,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(xiāng)”的豪邁情懷,奔赴抗日前線,打擊日本侵略者。 四川安縣(今北川縣)的青年教師王建堂便是其中的一位愛國青年。他主動請纓,殺敵報國,在他的號召與動員下,一百多名熱血青年匯聚一堂,組成“川西北請纓殺敵隊”,并推舉王建堂為隊長。 1937年秋,在安縣出川抗戰(zhàn)將士歡送會上,縣長成云章向大家展示了一面寫有“死”字的旗幟,旗幟的中央寫了一個遒勁有力的“死”字,兩旁說明文字則震撼人心: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盡孝,只愿你在民族分上盡忠! 國難當頭,日寇猙獰。國家興亡,匹夫有分。本欲服役,奈過年齡。幸吾有子,自覺請纓。賜旗一面,時刻隨身。傷時拭血,死后裹身。勇往直前,勿忘本分! 父 手諭 原來,在王建堂出川抗戰(zhàn)之際,年邁的父親無法親自到縣城為兒子送行,于是托人交給他一面寫有“死”字的旗幟,鼓勵兒子為國捐軀,奮勇殺敵。父親的言語與精神深深打動、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。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哪一位父親愿意自己的兒子失去生命;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”,哪一位父親愿意把兒子送到戰(zhàn)場去送死。國難當頭,日寇猙獰,匹夫有責。一個“死”字足以詮釋危急關頭中國百姓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國情懷,一個“死”字足以證明中華民族與日本侵略者抗戰(zhàn)到底、矢志不渝的精神,一個“死”字足以折射出拳拳赤子愿意用生命去換取中華民族的希望與光明。 王建堂出征后,在前線作戰(zhàn)期間,三次負傷。每一次負傷他都是用“死”字旗擦拭、包裹傷口,然后把沾滿鮮血的旗幟收好,他希望能活著、帶著“死”字旗回去見父親。由于前線戰(zhàn)斗激烈,部隊轉移較快,“死”字旗原件已遺失。如今,在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紀念館展廳里的旗幟,是20世紀80年代根據(jù)王建堂記憶所復制的。戰(zhàn)爭硝煙雖逐漸遠去,但今天這一面旗幟依然能給予我們力量,它見證了中華兒女心中亙古不變的愛國情懷。(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紀念館 桂星星)
|